7.8全国保险公众宣传日∣“代理退保”套路深,擦亮眼睛莫入坑
随着网络平台和自媒体的发展,不法中介也开始通过短视频、个人账号或网络平台发布“100%全额退保”“专业维权”等虚假广告吸引金融消费者眼球。此类不法中介声称只需要收取一定手续费并提供相关客户个人和保单等信息,随后配合不法中介的“专业运作”就可让保险公司办理“全额退保”。事实上,此类“代理退保”实则很大可能是诈骗陷阱,存在各类潜在风险,需要广大金融消费者擦亮眼睛,谨慎辨别其中套路。那么“代理退保”存在哪些潜在风险点呢?
一、资金损失,人财两空
此类不法活动中,中介前期往往收取高额“手续费”(部分可达退保金的30%以上),而在不法中介“代理退保”失败时,面对消费者的追问,中介往往“已读不回”,不退回“手续费”;更有甚者,诱导消费者用退保资金购买“高收益理财”(实为非法集资),导致金融消费者资金被截留或诈骗。
二、失去保障,追悔莫及
保单退保后,消费者将失去原有的保险保障。若未来发生保险事故,消费者因已经退保而无法获得理赔;即使后期重新投保,因年龄增长或健康状况变化,也可能面临保费上涨、等待期重新计算甚至被拒保的风险。
三、信息泄露,隐私被曝
在“代理退保”这类风险操作中,中介往往要求客户提供身份证、电话号码、银行卡、保单、家庭住址等个人敏感信息,这些信息可能被不法中介“滥用”和“买卖”,导致消费者频繁被其他营销电话骚扰,还可能被用于信用卡套现、网贷甚至洗钱。
在此,我们提醒广大金融消费者:
(一)保险的核心是提供风险保障。消费者退保前请评估自身需求,勿因短期资金压力轻信“全额退保”“高收益替代”等话术,退保前谨慎考量退保的风险。
(二)守住个人信息底线,绝不将身份证、电话号码、保单、银行卡等个人敏感信息转交陌生人,警惕任何索要敏感信息的“代理退保”。
(三)若需要将保险合同退保,需认准保险公司正规渠道,通过保险公司官方客服、APP或线下网点办理。
(四)如遇保险合同纠纷,需树立正确维权意识,掌握正确维权途径,可以通过保险公司线下网点、保险公司投诉电话或其他合法正规的方式进行反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