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8全国保险公众宣传日∣警惕保险非法金融活动!六大陷阱与防骗指南
近年来,随着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和创新,非法金融活动也呈现出多样化、隐蔽化的趋势,严重威胁广大金融消费者的财产安全。消费者要擦亮慧眼、识别风险,守住钱袋子,护好幸福家。
保险领域常见的非法金融活动
(一)非法代理退保
不法分子以“代理退保”为名,通过电话、短信、社交平台等诱导消费者退保,实则可能收取高额手续费,还可能诱导消费者购买其他高风险或虚假金融产品,导致消费者失去原有保障,且个人信息有被泄露或滥用风险。
(二)虚假保险产品
不法分子伪造保险产品,以“高收益”“零风险”等虚假宣传吸引消费者,可能通过虚假网站、伪造合同等方式实施诈骗,一些不法分子打着“高收益养老保障”幌子,诱导老年消费者购买虚假养老保险产品,消费者支付保费后无法获得真实保障。
(三)非法集资型保险
以保险名义进行非法集资,承诺高额回报或分红,通过虚构保险项目、夸大收益等方式吸引投资者,资金链断裂风险高,投资者可能无法收回本金。
(四)伪造保单或理赔诈骗
不法分子伪造保单或理赔文件,冒充保险公司工作人员或伪造官方文件,诱导消费者支付费用,消费者可能支付后无法获得真实保障或理赔。
(五)非法保险中介
未取得合法资质的机构或个人,以“低费率”“快速投保”等名义,通过伪造资质、虚假宣传等方式推销保险产品,消费者可能购买到虚假或无效的保险产品。
(六)利用保险洗钱
不法分子通过购买高额保险产品或利用保险理赔等环节,将非法资金合法化,消费者可能无意中参与洗钱活动,面临法律风险。
消费者风险提示
为避免广大消费者陷入保险领域非法金融活动陷阱,海港人寿提醒您:
1.增强防范风险意识。保持理性投资心态,提高信息甄别能力,不轻信高息诱惑,不盲目跟风投资。
2.核实机构人员资质。通过保险公司官方网站、客户热线或监管部门、行业协会网站、企业信用公示平台等核查公司及人员资质。
3.了解产品信息。通过保险公司官方网站、客户热线或监管部门、行业协会网站查产品,对产品进行充分了解和评估,避免盲目购买投资。
4.保护个人信息。不随意透露个人敏感信息,如身份证号、银行卡号、密码、验证码等,不随意点击不明链接,以防被不法分子利用。
5.及时举报非法行为。一旦发现非法金融活动线索或自身权益受到侵害,应立即向公安机关等部门举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