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5全国投资者保护宣传日∣理性投资,警惕虚假网络投资理财诈骗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理财的普及,虚假投资理财类诈骗案件频发,给群众财产安全造成严重威胁。对此,海港人寿特别提醒广大消费者提高警惕,牢记以下风险防范要点:
虚假网络投资理财诈骗常见套路
(一)“高收益”陷阱
诈骗分子以“保本高息”“稳赚不赔”“短期翻倍”等噱头吸引眼球,通过社交平台、短视频或短信推送“投资理财”链接,诱导下载虚假APP或登录钓鱼网站。
(二)“专家导师”人设
伪装理财导师、金融分析师,组建“投资交流群”,以“内幕消息”“平台漏洞”等话术诱导转账,初期小额返利骗取信任,待大额投入后卷款跑路。
(三)“冒充机构”诈骗
仿冒知名银行、保险公司、证券机构名义,伪造资质证书或虚假合同,以“理财产品”“分红险升级”等名义诱导转账至私人账户。
四步识别诈骗,筑牢安全防线
(一)核实资质,验明正身
✅ 通过官方渠道查询理财平台资质,警惕“境外牌照”“模糊机构名称”。
❌ 拒绝向个人账户转账,正规投资需通过银行或持牌机构对公账户。
(二)理性看待收益,警惕违背常识
✅ 牢记“风险与收益成正比”,年化收益超过6%需警惕,超过8%可能有损失本金风险。
❌ 勿轻信“零风险”“躺赚”承诺,警惕“截图流水”“收益排行榜”等伪造数据。
(三)保护个人信息,拒绝陌生链接
✅ 妥善保管身份证、银行卡、验证码,不随意授权不明APP。
❌ 不点击陌生链接、不扫描来源不明的二维码,谨防木马程序窃取信息。
(四)多方求证,及时止损
✅ 投资前咨询专业金融机构或拨打官方客服核实。
❌ 若发现账户异常或无法提现,立即报警并保留聊天记录、转账凭证等证据。
消费者风险提示
(一)选择正规保险理财产品
购买理财型保险产品时,请通过保险公司官方渠道或授权代理人办理,仔细阅读合同条款,明确保障范围与收益规则。
(二)警惕“退保理财”骗局
勿信“代理退保后转投高收益项目”话术,退保可能导致保障缺失、资金损失,甚至个人信息泄露。
(三)优先保障,理性配置资产
建议遵循“先保障、后理财”原则,优先配置健康险、意外险等保障型产品,再根据风险承受能力选择合规理财产品。
遭遇诈骗怎么办?
(一)立即拨打110报警,提供转账记录、聊天截图等证据。
(二)联系银行冻结账户,争取止付资金。
(三) 通过国家反诈中心APP举报诈骗信息。



